關于《監督管理辦法》及配套文件的11個重要問題
一(yi)、何為“相應責任”?
二、基層生(sheng)態環(huan)境部門(men)無權(quan)對報(bao)告(gao)書(shu)(表)監督檢查嗎?
三、《監(jian)督管理辦(ban)法》第九(jiu)條所列的單位都不允(yun)許編(bian)制報告書(表)嗎?
四、怎樣編制(zhi)報告書(表)才符合要求?
五、怎(zen)樣對參與或(huo)者(zhe)協作單位提供(gong)的(de)技術報告、數據資料等進(jin)行審(shen)核(he)?
六、建設單(dan)位不提供原(yuan)件怎么辦?
七、我單位編(bian)制的報告書(表)已經獲得批準,是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
八(ba)、什么情況下(xia)會進入四大名(ming)單?
九(jiu)、關于(yu)《失信(xin)行為(wei)記分辦法》應該注意什么?
十(shi)、關(guan)于《能(neng)力建設指南(nan)》應(ying)該注意什么?
十一(yi)、關于《公開(kai)管理規定》應該注意什么?
一、《監督(du)管(guan)理辦法》規定,建設單位對(dui)報(bao)告(gao)書(shu)(表)內容、結論負責,技術單位承擔相應責任。何為“相應責任”?
答(da):《環(huan)評法(fa)》及《監督管(guan)理(li)辦法(fa)》均提到(dao)了“相應責任”。所謂“相應責任”,簡而言之:技術單位主要對其編制行為負責。在編制行為之內,技術單位按照“一監管三配套”之規定承擔通報批評、行政處罰、失信記分等直接責任以及進入三大名單、社會公開等衍生責任。這些責任主要指向編制規范性、編制質量和單位人員情況等與編制行為直接相關的情況。在編制行為之外,例如對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從有關單位獲取的資料之真實性和準確性,技術單位僅在其正常工作程序和技術能力范圍內承擔審核責任,沒有查證到底的義務。建設單位則承擔整體責任,其承擔責任的范圍比技術單位更大(失信記分除外)。需要強調的是,《環評法》及《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的“相應責任”,僅指行政管理方面。民事責任方面,根據《環保法》第65條,如果技術單位在編制過程中弄虛作假,對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須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例如,將危險廢物界定為一般固廢,導致建設單位未處置到位,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技術單位與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受損害方可要求技術單位承擔全部責任。
二(er)、《監督管(guan)理辦法》規定(ding)“設區的市級以上生態生態環境部門開展監督檢查、質量問題查處和信用管理”,那么基層生態環境部門是不是無權監督檢查?
答:不是。各級(ji)生態環境(jing)部(bu)門包括基層生態環境(jing)部(bu)門,在(zai)報告書(表)受理階段有權進行編制規范性檢查,在審批階段有權進行編制質量檢查。但是關于通報批評、行政處罰和信用管理,只有設區的市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才有權作出決定。基層生態環境部門在受理和審批過程中發現失信行為的,無權自行作出相關決定,應將有關材料提交市級生態環境部門,由市級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處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職權表
序號 | 級別(bie) | 日常檢(jian)查(cha) | 抽查 | 復核(he) | 信用管理 |
1 | 生態(tai)環境部 | √ | √ | √ | √ |
2 | 省生態環境廳 | √ | √ | √ | √ |
3 | 市生(sheng)態環境局 | √ | √ | √ | |
4 | 基層生(sheng)態環境局 | √ |
三、《監(jian)督(du)管理辦法(fa)》第九(jiu)條所列的(de)單位都不允許編制報(bao)告書(shu)(表)嗎?
答:不是。《監督管理辦(ban)法》第(di)九條(tiao)列出了不得作(zuo)為技術單位編(bian)制報告書(表)的情況:1. 以生態生態環境部門或者審批部門為“他”。兒子 = 他設立的事業單位,或者主管、掛靠的社會組織孫子 = 兒子出資的單位重孫 = 孫子出資的單位2. 以生態生態環境部門或者審批部門委托技術評估的單位為“他”。兒子 = 他出資的單位孫子 = 兒子出資的單位爺爺 = 他的出資單位兄弟 = 爺爺出資的其他單位女兒 = 他的法定代表人(妻子)出資的單位上述單位不能接受委托編制,但可以自行主持編制。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單位內設機構、分支機構或者臨時機構,不得主持編制,但是可以參與編制、協作編制。
四(si)、怎樣編制報告書(shu)(表)才符合要求?
答:《監(jian)督管理辦(ban)法(fa)》第(di)八條規定(ding)(ding):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應當遵守有關環(huan)境影(ying)(ying)響評價法(fa)律法(fa)規、標準(zhun)和技術規范等(deng)規定(ding)(ding),確保環(huan)境影(ying)(ying)響報(bao)告書(shu)(表)內容真實、客觀、全面和規范。“遵守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規定”就是編制行為的質量紅線。但是,這一質量紅線的要求與《環評法》有些許違背。《環評法》第十九條規定: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標準、技術規范等規定。法律將質量紅線限定在“國家”層面,排除了地方創設的、無國家規定作為依據的地方性規定。《監督管理辦法》作為部門規章,是否有權將質量紅線擴大到包含這些地方性規定?《立法法》第八十條規定: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于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監督管理辦法》將質量紅線擴大到包含地方性規定,并無法律以及國務院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所以欠妥。會否產生行政爭議,有待實務檢驗。
五、《監督管理辦法(fa)》第十(shi)三條規(gui)定“編制單位應當對參與編制單位或者協作單位提供的技術報告、數據資料等進行審核”。這對編制單位有什么影響,審核時要注意什么?
答(da):該條規(gui)定了(le)編(bian)(bian)制單(dan)(dan)位(wei)的(de)審(shen)(shen)核義務。如果技術報告(gao)、數(shu)據資(zi)料失實(shi)、錯誤,導致出現編(bian)(bian)制質(zhi)量(liang)問題,承(cheng)(cheng)擔(dan)行(xing)(xing)政責任的(de)是(shi)編(bian)(bian)制單(dan)(dan)位(wei)而(er)不(bu)是(shi)參(can)與(yu)或者協(xie)(xie)作單(dan)(dan)位(wei)。誠然,在(zai)民(min)事(shi)責任方(fang)面,參(can)與(yu)或協(xie)(xie)作單(dan)(dan)位(wei)仍應承(cheng)(cheng)擔(dan)相應責任。關于如何審(shen)(shen)核,一方(fang)面編(bian)(bian)制單(dan)(dan)位(wei)可以(yi)參(can)照(zhao)《監督管(guan)理辦法》對編(bian)(bian)制質(zhi)量(liang)的(de)要求,對數(shu)據資(zi)料是(shi)否(fou)真(zhen)實(shi),技術報告(gao)內(nei)容是(shi)否(fou)有缺陷、遺漏、虛(xu)假,技術報告(gao)結(jie)論是(shi)否(fou)正確、合理進行(xing)(xing)審(shen)(shen)核。另一方(fang)面,建(jian)議編(bian)(bian)制單(dan)(dan)位(wei)要求參(can)與(yu)、協(xie)(xie)作單(dan)(dan)位(wei)提供(gong)相關質(zhi)控資(zi)料,以(yi)供(gong)生態環境(jing)部門監督檢(jian)查。
六(liu)、《監(jian)督(du)管(guan)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存檔材料應當為原件”。建設單位有時不能提供原件,技術單位該怎么辦?
答:建設單(dan)位(wei)不(bu)能提供(gong)原件,會給技(ji)術(shu)單(dan)位(wei)的(de)歸檔工作帶來行政責任(ren)風險。所以技(ji)術(shu)單(dan)位(wei)應事(shi)先(xian)做好風險規避:1. 在委托合同中與建設單位明確約定,相關材料建設單位應當提供原件。如未提供,應承擔由此引起的所有責任。如果技術單位先行承擔了有關責任,其有權向建設單位追償并追究違約責任。2. 材料交接時,在交接清單上寫明是否原件,如不是原件則寫明未提供原件的原因。材料清單應由建設單位蓋章。3. 未提供原件、對編制工作有實質影響的材料,應向有關部門或其他可信渠道核實,最大程度降低風險。4. 對于不能核實的材料,技術單位應與生態環境部門做好溝通,并慎重考慮是否繼續接受委托。溝通不是萬能的,因為當地部門認可不意味著上級部門復核時也會認可。一旦被認定不符合歸檔要求,技術單位將承擔相當大的風險,遠非收取的編制費用能夠彌補。
七、我單位編制的報告(gao)書(表)已經獲得批準,是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
答:不是(shi)。《監督管理辦法》規定(ding),生態環境(jing)部和省級生態環境(jing)部門有權對轄區內已批準的報告書(表)開展復核。這是自上而下的監督。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是否可以對本部門已批準的報告書(表)實施檢查呢?《監督管理辦法》并未明確規定。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符合五種情形時(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超越法定職權,違反法定程序,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欺騙賄賂,其他情形),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撤銷行政許可。所以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可以對已批準的報告書(表)進行檢查并撤銷本部門已作出的批復。但由于該種檢查及撤銷依據的是《行政許可法》而非《監督管理辦法》,所以不能根據《監督管理辦法》對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作出相關處理、處罰和記分決定(以欺騙手段獲得批復的情況除外)。如果發現已批準的報告書(表)違反《監督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將會受到如下處理:
檢查(cha) 對象 | 違(wei)法(fa)情形 | 處理方式 |
已批準的報(bao)告書(表) | 不(bu)符合第九(jiu)條(tiao)規定(ding)(資格排除) | 依法撤銷相應批(pi)(pi)準文(wen)件;對原審批(pi)(pi)部門(men)予以通報(bao)。 |
受(shou)理時,編(bian)制(zhi)單(dan)位和編(bian)制(zhi)人員已列入限期整(zheng)改名單(dan)、“黑(hei)名單(dan)” | ||
不(bu)符合第十條規定(全(quan)職(zhi)持(chi)證) | 重啟編制質(zhi)量檢查;對原審(shen)批(pi)部門(men)予以通報。 | |
不(bu)符合第(di)十(shi)一(yi)條、第(di)十(shi)四條第(di)一(yi)款(kuan)規定(單位(wei)、人、項目信息(xi)填報) | ||
不符合(he)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單位、人信息(xi)填報(bao)和導出(chu)) | ||
存在第(di)二十六條、第(di)二十七條所列(lie)問(wen)題(質(zhi)量(liang)問(wen)題) | 原(yuan)審批(pi)部門督促建(jian)設單位采取(qu)措施避(bi)免建(jian)設項目產生不良(liang)環境影響;對原(yuan)審批(pi)部門、技(ji)術評(ping)估單位予以通報。 | |
存在第二(er)十六條(tiao)(tiao)第二(er)款、第二(er)十七條(tiao)(tiao)所列問題(嚴重質量問題) | 依法撤(che)銷相應批(pi)準文件(jian);原審(shen)批(pi)部門督促(cu)建(jian)設單位(wei)采取措施避免建(jian)設項目產生不(bu)良環境(jing)影響;對(dui)原審(shen)批(pi)部門、技術評(ping)估(gu)單位(wei)予以通(tong)報。 |
八、環境影響評價信(xin)用平臺首頁有四個(ge)大名單,非(fei)常醒目。什么情況下會(hui)進入這些名單?
答:四大(da)名單的進、出條件見下表:
名單 | 進入(ru)方(fang)法(fa) | 退(tui)出方法 |
守信(xin)名單(dan) | 連續兩個(ge)記(ji)分(fen)周(zhou)期的(de)每個(ge)記(ji)分(fen)周(zhou)期內編制過十項以上經批準(zhun)的(de)環境(jing)影(ying)響報告書(表)且無(wu)失信記(ji)分(fen) | 列入守信名單期間有失信記分 |
重(zhong)點(dian)監督檢查名單 | 一個記(ji)分(fen)周期內(nei)累計(ji)失(shi)信記(ji)分(fen)達(da)到警示分(fen)數(shu)(10分(fen)) | 連續(xu)兩個記分(fen)周期(qi)內未達警示分(fen)數 |
列入“黑名(ming)單”單位(wei)的出(chu)資(zi)(zi)人(ren),由(you)(you)列入“黑名(ming)單”單位(wei)或者其法定代表人(ren)出(chu)資(zi)(zi)的單位(wei),以及由(you)(you)列入“黑名(ming)單”單位(wei)出(chu)資(zi)(zi)人(ren)出(chu)資(zi)(zi)的其他單位(wei)(爸爸、兒(er)子(zi)、干兒(er)子(zi)、兄弟(di)) | 二年自動退出(chu) | |
限期整改(gai)名單 | 一個記分周期內的失信記分實時(shi)累計達到限制分數(20分) | 在限期(qi)整(zheng)改期(qi)間的失信記分未累計(ji)達到限制分數 |
黑(hei)名單 | 因環(huan)(huan)境影響(xiang)報告書(表)存在第二十六條第二款(kuan)、第二十七條所列問(wen)題,受到禁止從事環(huan)(huan)境影響(xiang)報告書(表)編制(zhi)工作(zuo)處(chu)罰 | 五年后退出或者無法(fa)退出 |
九(jiu)、關于《失信(xin)行為記分(fen)辦法》應該注意什么?
答(da):《失信行為記分辦法》絕大多數(shu)條款都(dou)容易(yi)理解。但關于第二十條,提到了“不同條款或項”、“不同時段”、“不同編制人員”和“不同信息”等。有人說這條講了一個“驚悚”的故事。1. 涉及《失信行為記分辦法》第五條至第十七條中不同條款或者同一條款中不同項的,按照不同失信行為分別作出失信記分。例如:報告書(表)中附具的《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情況表》既未由信用平臺導出,也未蓋章,按照兩種不同的失信行為分別記分。某編制單位在信用平臺上提交的信息,有的信息不真實、不完整或不準確,有的信息未及時變更。違反“真、整、準”與違反“及時變更”是兩種不同的失信行為,分別記分。
2. 有《失(shi)(shi)信行為(wei)記(ji)分辦(ban)法》第(di)六(liu)條(tiao)、第(di)十(shi)二條(tiao)第(di)一項、第(di)十(shi)二條(tiao)第(di)二項或者第(di)十(shi)三(san)條(tiao)所列任一失(shi)(shi)信行為(wei),涉及不(bu)(bu)同時段的(de),按照不(bu)(bu)同失(shi)(shi)信行為(wei)分別作出失(shi)(shi)信記(ji)分。例(li)如(ru):在信用平臺提交的(de)信息(xi)因(yin)不(bu)(bu)真(zhen)實(shi)、不(bu)(bu)完整或不(bu)(bu)準確被記(ji)分并要求修(xiu)改(gai),修(xiu)改(gai)后(hou)仍(reng)然不(bu)(bu)真(zhen)實(shi)、不(bu)(bu)完整或不(bu)(bu)準確的(de),再次記(ji)分。
3. 有《失信行為記分(fen)辦法》第十二條(tiao)第四項所(suo)列任一失信行為,涉及不同編制(zhi)人員的。 例如:有數人離職,編制單位應對每個人的從業單位變更信息及時確認。如有N個人的變更信息未及時確認,將按照3分×N進行記分。
4. 有《失信(xin)行(xing)為(wei)記(ji)分(fen)辦法》第十五條第四項(xiang)或(huo)者第十六條所列任一失信(xin)行(xing)為(wei),涉及不(bu)同信(xin)息或(huo)者不(bu)同時段的(de),按照(zhao)不(bu)同失信(xin)行(xing)為(wei)分(fen)別(bie)作出(chu)失信(xin)記(ji)分(fen)。例如:編制單位應提交:(1)單位名稱、組織形式、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及其身份證件類型和號碼、住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2)出資人或者舉辦單位、業務主管單位、掛靠單位等的名稱(姓名)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身份證件類型及號碼);(3)單位設立材料。等等上述不同項的信息可視為不同信息,同一項中的不同信息也可視為不同信息,分別記分。編制人員應提交:姓名、身份證件類型、號碼、全職情況材料等。這些信息可視為不同信息,分別記分。綜上,《失信行為記分辦法》第二十條是非常嚴厲的條款。誠然,由于失信記分決定需要履行前置行政程序,有些生態環境部門可能不愿過多實施記分,增加工作負荷。但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不應因此存在僥幸心理,萬事以小心為宜。
十(shi)、關于(yu)《能力建設(she)指(zhi)南》應該注意(yi)什么?
答:我看到《能(neng)力建(jian)設指南(nan)》的第(di)一感覺是(shi),這是(shi)一份招標文件評分范(fan)式,或者企業宣傳冊(ce)模板。《能(neng)力建(jian)設指南(nan)》第(di)一條(tiao)規定“為保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可見生態環境部認為能力建設與編制質量直接相關。《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鼓勵建設單位優先選擇信用良好和符合能力建設指南要求的技術單位為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能力建設指南》第七條:鼓勵建設單位優先選擇符合本指南要求的技術單位為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鼓勵”不具有強制性,但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資金相對寬裕、重視風控的建設單位,不會忽視指導性條款。大多數建設單位應能認識到:委托編制費用低固然是好事,但與通報批評、行政處罰、延誤投產運營等風險比起來,不值一提。所以建議各技術單位對《能力建設指南》加以重視。如不能一步到位,可以根據輕重緩急,循序漸進。
十(shi)一、關于《公開管理規定》應該注意什么?
答:《公開管理規定(ding)》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ding)的限期(qi)整改名單、黑(hei)名單之外創設了第三種限制機制:注銷。涉及注銷的情形有:
1. 編制單(dan)位終(zhong)止的,信(xin)用(yong)平臺將該單(dan)位及其編制人員一并注銷。
2. 有《監(jian)督管理辦法》第九(jiu)條第三(san)款所列(lie)(個、農、內、分、臨)不得主持編制報告書(表)情形、以提交虛假信息為手段建立誠信檔案的,信用平臺將該單位及其編制人員一并注銷。
3. 編制人員從業單(dan)位變更(geng),未(wei)在(zai)20個工作日內在信用平臺變更信息,由原從業單位在信用平臺變更其信息的,信用平臺將該編制人員注銷。(因為不能確認“下家”是誰,只能先做注銷處理)
4. 編制(zhi)人員調離(li)從業單位的,信用平臺(tai)將(jiang)其注銷。
5. 編制(zhi)人員全職(zhi)情況發生變更、不再(zai)屬(shu)于本單位全職(zhi)人員的,信用平臺將該編制(zhi)人員注銷。
6. 編(bian)制單位因未按照(zhao)《公開(kai)管(guan)理(li)規定》在信(xin)用(yong)平臺及(ji)時變(bian)更本單位及(ji)其編(bian)制人員(yuan)相關情況(kuang)(kuang)信(xin)息(xi),或者提交的本單位及(ji)其編(bian)制人員(yuan)相關情況(kuang)(kuang)信(xin)息(xi)不真實、不準(zhun)確、不完整,被生態(tai)環境主管(guan)部門(men)失信(xin)記分的,信(xin)用(yong)平臺將該編(bian)制單位及(ji)其編(bian)制人員(yuan)一并注銷。
7. 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因未按照《公(gong)開(kai)(kai)管理規定(ding)》在(zai)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及(ji)(ji)時變更(geng)(geng)本(ben)人(ren)(ren)相(xiang)關(guan)情況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或者提(ti)(ti)(ti)交(jiao)(jiao)的(de)(de)本(ben)人(ren)(ren)及(ji)(ji)其(qi)從業單(dan)位(wei)(wei)(wei)相(xiang)關(guan)情況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不(bu)真(zhen)實、不(bu)準(zhun)確、不(bu)完(wan)整(zheng),被生態環境主管部(bu)門失(shi)信(xin)(xin)(xin)(xin)(xin)記(ji)分(fen)的(de)(de),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將其(qi)注(zhu)銷(xiao)(xiao)。第6項和(he)第7項的(de)(de)注(zhu)銷(xiao)(xiao)前提(ti)(ti)(ti)是被失(shi)信(xin)(xin)(xin)(xin)(xin)記(ji)分(fen)。所(suo)以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和(he)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一定(ding)要對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提(ti)(ti)(ti)交(jiao)(jiao)、變更(geng)(geng)高度重視,加(jia)強管理,及(ji)(ji)時改正(zheng)問(wen)題,極力(li)避(bi)免記(ji)分(fen)。注(zhu)銷(xiao)(xiao)后的(de)(de)待遇:1. 被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注(zhu)銷(xiao)(xiao)的(de)(de)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不(bu)得(de)在(zai)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變更(geng)(geng)其(qi)基(ji)本(ben)情況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2. 被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注(zhu)銷(xiao)(xiao)、列入限期(qi)整(zheng)改名單(dan)或者黑名單(dan)的(de)(de)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和(he)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不(bu)得(de)在(zai)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提(ti)(ti)(ti)交(jiao)(jiao)報告(gao)書(表)基(ji)本(ben)情況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意味著(zhu)不(bu)能進(jin)入受理環節)3. 被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注(zhu)銷(xiao)(xiao)的(de)(de)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和(he)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的(de)(de)基(ji)礎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和(he)失(shi)信(xin)(xin)(xin)(xin)(xin)記(ji)分(fen)等情況繼(ji)續向(xiang)社會公(gong)開(kai)(kai),記(ji)分(fen)周期(qi)不(bu)變,失(shi)信(xin)(xin)(xin)(xin)(xin)記(ji)分(fen)繼(ji)續累(lei)計。4. 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保存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和(he)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被信(xin)(xin)(xin)(xin)(xin)用(yong)(yong)平(ping)(ping)臺(tai)(tai)(tai)(tai)注(zhu)銷(xiao)(xiao)情況,將其(qi)納入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和(he)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誠(cheng)信(xin)(xin)(xin)(xin)(xin)檔案(an),并自動形成(cheng)編(bian)(bian)制(zhi)(zhi)單(dan)位(wei)(wei)(wei)和(he)編(bian)(bian)制(zhi)(zhi)人(ren)(ren)員信(xin)(xin)(xin)(xin)(xin)息(xi)(xi)變更(geng)(geng)記(ji)錄。
信(xin)息來(lai)源:環評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