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宋海農:深耕環保領域 建設美麗中國
導語
近日,博世科(ke)榮獲“2019廣西民營企業100強”、“2019廣西最具潛力民營企業”。博世科堅持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模式與成果受到了媒體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在“2019廣西民營企業100強”發布會結束后,人民網對博世科董事長、總經理宋海農進行了專訪。
以下為(wei)訪談實錄:
Q:首先,請(qing)您介紹一下(xia)廣西博世(shi)科環保科技股份(fen)有限公司的(de)概況(kuang)。
宋海農(nong):博世科(ke)環(huan)保作為土生(sheng)土長的廣西(xi)企業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開發了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的多個獎項,這充分展現了博世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成果。依靠科技創新,公司的業績連續5年快速增長,多項經營指標翻倍提升,實現了持續高質量發展。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27億元,總資產突破65億元。今年上半年,各業務板塊協同創新發展,經營業績保持平穩提升,實現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32.3%;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33.1%,業績成長顯著。
Q:博(bo)世科上榜“2019廣西民營企業100強”第41位、“2019廣西最具潛力民營企業”第3位,您有什么獲獎感受?
宋海農:能獲得這(zhe)(zhe)個成績和獎項離不(bu)開自治(zhi)區各級黨(dang)委(wei)、政(zheng)府、相(xiang)關(guan)部門和社會各界多年來(lai)對博世科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對生態和環(huan)保(bao)工作的關(guan)注(zhu)和重(zhong)視。這(zhe)(zhe)也說明(ming)了在當前環(huan)境(jing)下(xia),生態環(huan)保(bao)產業是(shi)一個熱門產業,越(yue)來(lai)越(yue)受到黨(dang)委(wei)、政(zheng)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zhong)視。
Q:在這些(xie)成(cheng)績(ji)的背后,相(xiang)信博(bo)世(shi)(shi)科是付出了很(hen)多努力的,那么博(bo)世(shi)(shi)科的經驗和做法有(you)哪些(xie)?
宋(song)海農:博世科能成長進入廣西(xi)民營(ying)企業(ye)100強,核心在于創新。我們的做法就是基于人才、平臺和管理的創新。
一、以科技(ji)帶頭人(ren)為引領,聚(ju)集高水平的人(ren)才團隊。
公(gong)司通過融(rong)合基礎研(yan)(yan)究(jiu)和(he)科技(ji)成果產業化推廣(guang)兩個團隊,搭建了(le):院士(shi)專家(jia)工(gong)作站(zhan)、博士(shi)后科研(yan)(yan)工(gong)作站(zhan)、創新人(ren)才小高地、特(te)聘專家(jia)崗位等人(ren)才平臺,匯聚(ju)了(le)近(jin)千名技(ji)術研(yan)(yan)發人(ren)員,其中博士(shi)近(jin)30人,碩士200多人,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廣西知識產權中青年專家6人,廣西杰出工程師1人,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提升科技研發能力(li),搭(da)建(jian)高水平(ping)科研平(ping)臺。
博(bo)世科(ke)建成了7000多平方米的國家及國際標準認證檢測實驗室,獲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同時我們持續深化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集成和共享技術創新資源。近三年來,在自治區和南寧市等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承擔了各級科研項目10多項,進一步為科技創新提供平臺保障。
三、注重產品創(chuang)(chuang)新(xin)和管理創(chuang)(chuang)新(xin)。
公司(si)做(zuo)好市場動(dong)向研判,布(bu)局產(chan)品(pin)創(chuang)新的研發(fa)規劃,使產(chan)品(pin)在(zai)工藝(yi)設備、技術(shu)創(chuang)新、成本控制等(deng)方面保持行業優(you)勢地位(wei)。不斷完善研發(fa)管理制度,出臺了一系(xi)列具有(you)(you)競(jing)爭(zheng)力的研發(fa)績效和激勵制度,激勵研發(fa)人員多出專(zhuan)利、多出成果(guo),加速科技成果(guo)推廣應用。目前(qian)公司(si)每年都有(you)(you)2-3項重大科技成果實現了產業化。
未來,博(bo)世科將本著“博覽世界、科技為先、建設美麗中國”的初心,持續深耕環保創新領域,進一步延伸生態產業鏈條,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